不问山椒与谷阴

出自宋代吴潜的《五用喜雨韵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wèn shān jiāo yǔ gǔ y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家家穫稻積如岑,不问山椒与谷阴
沽去村醪醽醁味,吹来陇笛筦弦音。
餔儿喜笑迎郎罢,馌妇讙欣就藁砧。
雨玉雨珠无此景,须知造物用情深。
()
不问,吹来,弦音,藁砧,雨珠,此景,须知,造物,情深

《五用喜雨韵三首》是宋代吴潜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家家收获稻谷堆得像山一样高,却不去计较山椒和阴谷。倒酒卖给村里的人品尝,吹来的陇笛和管弦的音乐。孩子们高兴地笑迎着农夫回家,妇女们欢喜地在庭院中快乐地谈笑。雨水像珍珠一样滴落无处不在,我们应该知道造物主对生命的深情厚意。

诗词中描绘了一个丰收的场景,稻谷堆积如山,展现了大自然的丰饶和人们的喜悦。诗人不去计较物质上的差异,不论是山椒还是阴谷,都在这个丰收的景象中显得微不足道。同时,诗人通过描写村里的人们倒酒、吹笛和弹奏音乐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庆祝和享受,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欢乐。

诗词中提到的雨水如珍珠一般滴落,用以形容雨水的美丽和宝贵。诗人认为这样的景象是无与伦比的,传达了他对大自然创造力和美好事物的赞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他认为人们应该明白造物主对世间万物的创造和关怀之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传递着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表达了对丰收和生活的感恩之情。通过雨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妙和造物主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词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给人以欢乐和思考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