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灵物妙难测

出自宋代王柏的《赋双松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jiān líng wù miào nán cè,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和平堂前列四皓,双松为主双桧宾。
深山大泽不肯住,鞭霆驾雨来重闉。
苍髯梳风音瑟瑟,霜皮凝雪冰粼粼。
静有精神观世变,悄无颜色阿緌绅。
朱幡皂盖几来去,丹楹藻棁方更新。
魏武子孙敦宿好,十八公子忻相亲。
世间灵物妙难测,一气长存天地仁。
巍巍堂下万休戚,左右冷眼时笑颦。
或然一念私欲胜,垂垂二老能相嗔。
起居出入知所敬,愿言共保千千春。
()
和平堂,前列,为主,桧宾,不肯,瑟瑟,粼粼,精神,观世,颜色

《赋双松堂》是宋代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给出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赋双松堂》

和平堂前排列四位贤者,其中以双松为主,双桧为客。深山和大泽不肯停留,鞭子和雷霆驱动雨云,来到重重闉闅之门。苍髯的风声凄凉飘渺,霜皮凝结雪花,泛起冰之波纹。静谧之中有着精神的洞察世事之变化,悄然之间却没有丰富多彩的装饰。朱红色的旗帜,黑色的帐篷,几经变迁,如今又更新换代。魏武的后裔和公子们都喜欢在这里聚会,彼此亲近。世间的灵物奇妙难测,但天地之仁却长久存在。庄严壮观的堂下万物安享安宁,左右的冷眼时而嘲笑时而皱起眉头。也许有时私欲会占据心念,但二老在垂暮之年仍然能够互相包容。他们在起居和出入方面都知道应该恭敬,愿言语能够共同保持千千万万个春天的美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双松堂"的场景,堂前排列着四位贤者,其中以双松为主,双桧为客。双松和双桧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美德。作者通过描绘深山和大泽的景象,以及鞭子和雷霆带来的雨云,表达了这些贤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的存在使得这个地方变得神圣而庄严。

诗中也提到了朱红色的旗帜和黑色的帐篷,这些象征了权力和地位的变迁。魏武的后裔和公子们都喜欢在这里聚会,显示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和受人尊敬的程度。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世间的灵物难以测度,但天地之仁却永恒存在。这表达了作者对宇宙间的众生万物的关怀和仁爱之心。

整首诗以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展现了堂前双松的威严与尊贵,以及贤者们的高尚品格。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诗中蕴含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对道德价值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纯真和善良,追求长久的美好和仁爱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