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听泉声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山行八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ǐ ěr tīng quán sh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山行有奇观,胜处每自省。
振策响岩石,探入烟霞境。
洗耳听泉声,缓步踏松影。
幽鸟吟清风,尘梦忽唤醒。
一僧从吾游,策蹇度峻岭。
山家喜客来,呼儿瀹新茗。
班荆坐茅檐,款话清昼永。
何日遂归耕,来此谋二顷。
()
山行,奇观,胜处,振策,岩石,烟霞境,听泉,松影,清风,唤醒

《山行八韵》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山行中所体验到的奇妙景色和内心的感悟,以及与他人的相遇和交谈。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行八韵

山行有奇观,胜处每自省。
振策响岩石,探入烟霞境。
洗耳听泉声,缓步踏松影。
幽鸟吟清风,尘梦忽唤醒。

一僧从吾游,策蹇度峻岭。
山家喜客来,呼儿瀹新茗。
班荆坐茅檐,款话清昼永。
何日遂归耕,来此谋二顷。

译文:

登山行赋诗八韵

登山时会遇到奇妙的景观,每到胜景之处都使人自我反省。
我振奋精神,发出声响,回响在岩石间,跃入烟霞的境界。
我洗净耳朵,聆听泉水的声音,慢慢地踏着松树的影子。
幽静的鸟儿在吟唱清风,唤醒了我从尘埃梦中苏醒。

有一位僧人与我同行,步履艰难地越过险峻的山岭。
山家欢喜迎接客人的到来,召唤孩子去沏新鲜的茶。
我与班荆坐在茅草檐下,亲切地交谈着,这温馨的白天永恒不变。
什么时候才能归去务农,到这里谋划拥有两顷田地。

诗意和赏析:

《山行八韵》以山行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奇观和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在山行中体验到的美景使他不断反省自己的心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他洗净耳朵,专心聆听泉水的声音,踏着松树的影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中的幽鸟吟唱清风,象征着大自然的声音和生机,它们的歌声唤醒了作者内心深处长久沉睡的梦想和愿望。这种唤醒让作者从尘世的梦中清醒过来,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与一位僧人相遇,他们共同面对险峻的山岭,共同体验着自然的壮丽和艰辛。山家欢迎客人的到来,体现了山民的淳朴和热情。在茅草檐下,作者与班荆谈心交流,他们畅谈着人生的真谛,这样的时刻仿佛永恒不变。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人物对话以及作者的内心感悟,展现了山行中的壮美和人生的意义。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和与他人的交流,作者在山行中获得了启示和心灵的觉醒。这首诗词向读者传递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归隐田园的向往,希望能够回归自然、过上平淡而有意义的生活。

通过《山行八韵》,读者可以感受到山行的宁静和美妙,以及山与人的和谐共生。诗词中的描写细腻而贴近实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与他人的交流,作者在山行中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启示,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山水之间的情感和生命的关怀。它既是对大自然的歌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