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抱三圣易

出自宋代何梦桂的《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ú bào sān shèng yì,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平生学屠龙,终乃成履豨。
国亡身未殡,戮死竟何如。
衣带日以缓,鬓发日以疏。
晨风怀苦心,不能高奋飞。
独抱三圣易,终焉老吾庐。
()
平生,屠龙,履豨,亡身,何如,衣带,晨风,苦心,不能,终焉,吾庐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遭遇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与忧虑。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平生学屠龙,终乃成履豨。
国亡身未殡,戮死竟何如。
衣带日以缓,鬓发日以疏。
晨风怀苦心,不能高奋飞。
独抱三圣易,终焉老吾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思考为主题。诗人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将自身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首先,诗中提到了“学屠龙,终乃成履豨”。这句话暗示了作者一生的奋斗和努力,意味着他曾经怀揣着屠龙的志向,但最终只能满足于成为履豨的平庸。这里的“屠龙”可以理解为追求卓越和伟大的理想,而“履豨”则代表了平庸和现实的牵制。

接着,诗人提到了“国亡身未殡,戮死竟何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国家的灭亡使得诗人感到无助和绝望,他思考着即使个人牺牲也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这种无奈和困惑使他感到沮丧。

随后,诗中描绘了衣带渐松、鬓发逐渐稀疏的景象。这种形象的描写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衰老和力量的衰退。作者深感时光的流转与个人命运的渐行渐远。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怀抱着“三圣易”的心情,却无法高奋飞。这里的“三圣易”指的是儒家经典《易经》中的三个圣人:文王、周公和孔子。诗人以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儒家传统和理想的怀念和承诺,但却感到力量不足,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最终,诗人以“老吾庐”作为诗的结尾,寓意着他将终老在自己的茅屋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诗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个人遭遇折射出国家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忧虑。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无力感,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