亹亹侵万木

出自宋代黎廷瑞的《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ěi wěi qīn wàn mù,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西风吹梧桐,一叶堕寒玉。
飘飘转千崖,亹亹侵万木
霜露行复降,雪霰飞相逐。
幽居感时运,清夜理商曲。
坚冰信当辨,昊天有反复。
但使本根在,阳回奚待祝。
词人乐光景,纤艳不足录。
焚香对秋山,自取周易读。
()
西风,梧桐,一叶,飘飘,霜露,相逐,幽居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是宋代黎廷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风吹动梧桐树,一片落叶如寒玉。飘飘而转,穿越千崖;亹亹而侵,渗透万木。霜露行走,时而降临;雪霰飞舞,相互追逐。在幽居之中,我感受到了时运的变幻,清夜之间弹奏商曲。坚冰所表现的现象值得相信,因为昊天(指上天)具有反复的特征。只要本根依然存在,阳光回暖将会迎来什么祝福呢?词人欣赏光景,但细腻的美丽无法完全记录下来。燃香对着秋山,我自己去读周易,从中寻找启迪。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季景象,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梧桐树被西风吹动,落叶如玉,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寥。飘飘转千崖、亹亹侵万木,形容了秋风吹拂的力量和广泛的影响。霜露和雪霰的出现,更加强调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律动。

诗中的幽居和清夜,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他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受到时运的变化,夜晚的寂静也让他能够思考和理解商曲(指《易经》中的商卦)。词人通过坚冰、昊天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天地之道的思索。

诗词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美景的欣赏,但他意识到纤细而美丽的事物往往难以完全被记录下来。因此,他选择燃香对秋山,自己去读周易,寻求心灵的启迪和真理的指引。

整首诗词以秋季景象为背景,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深思熟虑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感悟。同时,诗中还体现了词人对艺术和哲学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黎廷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