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带飞箭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阻风击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yàn dài fēi jià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避风急投港,港狭水如线。
沙头虎迹多,此是铜陵县。
乱山号枯松,长风舞寒霰。
饥凫宿荒畈,小雁带飞箭
废刹撞破钟,催科走邮传,娼家编棘门,村饰无钗钏。
日纳抱酒钱,夜陪县官宴。
有身怅此生,又复堕贫贱。
荒谯更点差,信步空阶遍。
未昏行人绝,月色汤江面。
啜尽茶叶苦,不与愁魔战。
托兴入短歌,聊以记吾见。
()
避风,沙头

《阻风击舟》是宋代董嗣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避风急投港,
港狭水如线。
沙头虎迹多,
此是铜陵县。
乱山号枯松,
长风舞寒霰。
饥凫宿荒畈,
小雁带飞箭。
废刹撞破钟,
催科走邮传,
娼家编棘门,
村饰无钗钏。
日纳抱酒钱,
夜陪县官宴。
有身怅此生,
又复堕贫贱。
荒谯更点差,
信步空阶遍。
未昏行人绝,
月色汤江面。
啜尽茶叶苦,
不与愁魔战。
托兴入短歌,
聊以记吾见。

诗意和赏析:
《阻风击舟》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意和悲伤。

诗词描绘了一个避风投港的场景,港口狭小,水流如线,显示了环境的艰险。沙头上虎的痕迹很多,这里指的是铜陵县,暗示着这个地方荒凉贫瘠,人迹罕至。乱山中长满了枯松,长风吹雪般的霰,在凄凉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寒冷的感觉。

诗中还描绘了一些细节,如饥饿的野鸭在荒废的田野上过夜,小雁带着箭一样飞翔。废弃的寺庙撞破了钟声,催促科举考试的邮传使者匆匆赶路。诗人还提到了娼妓编织棘门,农村女子不再佩戴钗钏的情景,暗示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贫困。

诗中出现了日夜不断地纳税和陪伴县官宴的情节,表现了诗人的困顿和无奈。他对生活的无望和贫困的命运感到悲伤,抱怨自己的处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尽管生活困顿,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诗歌的热爱。他在茫茫的夜色中,仍然欣赏到了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汤江,虽然心情苦闷,却不与愁魔战斗。最后,他把自己的感受倾诉于短歌之中,希望能够借此留存自己的所见所感。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荒凉贫困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忧愁情绪,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和诗人对生活的疑惑和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诗歌的执着,显示了他在逆境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表达的渴望。整体上,《阻风击舟》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使读者在感受景物之美的同时,也能对人生的艰辛有所体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