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枝血染花风晚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杜鹃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zhī xuè rǎn huā fēng wǎ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树底催归咽一声,夕阳喷恨入繁英。
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
尚有春魂遗万古,岂无月色照三更。
冤红遮莫随流水,最挠天涯蜀客情。
()
夕阳,繁英,月色,流水,天涯,蜀客

《杜鹃花》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杜鹃花低树下催促归巢,发出一声哀咽,夕阳灼烧着悲愤,喷涌入那繁花之中。枝枝叶叶都染上了血色,花风吹拂的时候显得愈发萧瑟,花萼纷纷开合,仿佛愁苦的心情也随着谷雨的晴朗而变幻。依然留有春天的精魂,遗留在万古之中,月光照耀下的夜晚又何时会无法寻觅。红色的冤屈遮蔽不住随着流水而去,这是最令人心痛的,挠动着远离天涯的蜀地客人的情感。

这首诗以杜鹃花为景物,通过描绘花朵的颜色、形态和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浓郁的悲愤和哀怨之情。诗中的杜鹃花象征着坚强而倔强的个性,它在秋天绽放,以鲜艳的红色吸引人们的目光,但同时也带有一种悲凉和孤寂的意味。诗人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意境,表达了对逝去的春天的思念和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悲欢离合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董嗣杲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境描绘了杜鹃花的形象,通过花朵的血染、花风的晚霞以及花萼的开合等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花朵的悲凉和孤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杜鹃花为主题,通过描写花朵的变化和与自然的互动,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