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遗老知谁在

出自宋代徐铉的《送吴支使之长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nián yí lǎo zhī shuí zà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幕府清资新雨露,高阳旧第久尘埃。
百年遗老知谁在,应喜辽东鹤下来。
()
幕府,清资,雨露,旧第久,尘埃,遗老,下来

《送吴支使之长安》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幕府清资新雨露,
高阳旧第久尘埃。
百年遗老知谁在,
应喜辽东鹤下来。

译文:
新的雨露滋润了幕府的清资,
高阳的旧第经久沉尘。
百年的遗老们谁还在,
应当高兴,辽东的鹤降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送吴支使离开高阳返回长安的情景。诗中的"幕府清资新雨露"意味着吴支使作为朝廷的使者,将带着新的政策和措施来滋润高阳的幕府,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高阳旧第久尘埃"表达了高阳的旧宅已经经过漫长的岁月沉尘,代表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同时也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百年遗老知谁在"表明了时光的流转,百年过去了,曾经熟悉的老人们已经不知所踪,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友们的思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应喜辽东鹤下来"是整首诗的亮点和结尾。辽东的鹤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和长寿的鸟,它的到来象征着好运和吉祥的降临,也预示着吴支使的归来将带来新的希望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吴支使离开和归来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祝愿。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象征手法,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