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缘四般留住

出自金朝王哲的《黄莺儿·堪嗟浮世如何度》,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dōu yuán sì bān liú zh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堪嗟浮世如何度。
酒色缠绵财气。
沈埋人人,都缘四般留住
因上上起荣华,节节生迷误。
总夸伶俐惺惺,各斗机关,皆结贪妒。
今古。
几个便回头,肯与神为主。
任众猿马,每每调和,无由得知宗祖。
唯转转入枯崖,越越投深土。
大限直待临头,难免三涂苦。
()
浮世,酒色,缠绵,财气,人人,留住,迷误

《黄莺儿·堪嗟浮世如何度》是元代诗人王哲所作,表达了对现实浮世生活的感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莺儿,可怜浮世如何度。
酒色缠绵财气多。
人们沉迷其中,
皆因四种诱惑挽留。
追求地位和荣华,越陷越深;
每一步都生出迷误。
人们自夸机智聪慧,
却相互陷害,都结成了贪妒之网。
无论古今,
只有少数人能回头,
肯以虔诚去追寻神灵的引导。
众多的猿马,
常常助纣为虐,
却无法了解宗祖的真意。
只有不断徘徊,投入荒凉的崖谷,
越陷越深入泥土。
等到死亡的限期临近,
难免要经历三涂苦难。

诗意和赏析:
《黄莺儿·堪嗟浮世如何度》描绘了现实世界中人们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追求权位和荣华的迷失和迷惑。诗人以浓烈的悲愤之情,呼吁人们要抛弃世俗的欲望,回归精神上的追求和真理。诗中的“黄莺儿”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而“浮世如何度”则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疑问。

诗人通过描述人们迷失在浮华之中,相互争斗、嫉妒和欺诈的场景,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世俗的陷阱。他指出,虽然有些人以聪明伶俐自居,但他们却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成为了相互残害的工具。而大部分人则沉迷于物质欲望,追逐权势和财富,最终越陷越深,自身迷失。

诗人呼唤人们要有所觉悟,回归真实和纯粹的追求,摒弃世俗的诱惑和欺骗,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他指出,只有少数人能够回头,以虔诚的心灵去追寻神灵的引导,摆脱世俗的纷扰。而那些被形象化为“猿马”的人们,却无法理解宗祖的真意,继续在世俗的轮回中徘徊。

最后,诗人指出人们终将面临死亡的限期,无法逃脱苦难的折磨。这里的“三涂苦”意指转世轮回中的三苦,即生老病死的痛苦。这一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人们追求虚浮欲望所付出的代价。

《黄莺儿·堪嗟浮世如何度》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社会浮华和迷失的深切感叹,通过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盲目和相互争斗的揭示,呼唤人们回归精神追求,超越世俗的束缚。诗意深沉,赏析时需要通过对其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人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