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修持久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寄西山智道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yè xiū chí ji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净业修持久,攀缘念已摧。
冰潭残月在,古岸夜禅回。
像烛微留焰,炉香冷变灰。
时逢旧参侣,闲坐话黄梅。
()
持久,攀缘,残月,炉香,参侣,闲坐

诗词:《寄西山智道人》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圆

中文译文:
净业修持久,攀缘念已摧。
冰潭残月在,古岸夜禅回。
像烛微留焰,炉香冷变灰。
时逢旧参侣,闲坐话黄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修者寄给西山智道人的信函。诗中表达了修行的艰辛和禅宗思想的核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递出禅修者的心境和体悟。首句"净业修持久,攀缘念已摧",表达了修行者对于烦恼念头的克服与超越,以及对净化自己心灵的执著追求。通过攀缘和念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内心的净化与超越的渴望。

第二句"冰潭残月在,古岸夜禅回",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衬托禅修者的内心境界。冰潭残月映照出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清明,古岸夜禅则是禅修者在夜晚寂静中修行的场景。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诗人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寂静而迷人的禅修图景。

接下来的两句"像烛微留焰,炉香冷变灰",通过烛火和炉香的隐喻,传达了禅修者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对于禅修过程的理解。烛火微弱的留焰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微弱的光明,而炉香冷变灰则暗示修行者对于自身欲望和执著的超越。这些意象表达了修行的漫长和困难,同时也呼应了禅修中对于内心的觉察和消融。

最后两句"时逢旧参侣,闲坐话黄梅",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中与同道交流的愉悦和重要性。旧参侣指的是同修的伙伴,他们共同经历苦行和修行之路,因此能够真切地相互了解和交流。诗人通过"闲坐话黄梅"来形容他们的交流,黄梅是指黄金时节,意味着修行者们在闲暇的时刻坐下来,畅谈修行的心得和体悟。这种交流使他们得以互相鼓励和启发,共同前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的内心体验和修行的道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诗人将禅修者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示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越,以及修行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这首诗启迪人们去思考内心的净化与超越,以及修行的艰辛与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