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里方攀桂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山中闻知己及第》,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è lǐ fāng pān gu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交知心莫逆,出处任相违。
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
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
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
()
出处,相违,方攀桂,采薇,致君期,遁世,无机,华发,年事,亦可

《山中闻知己及第》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这首诗词表达了交知己的珍贵和考取功名的喜悦,同时也倾诉了隐居山中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诗词中的 "交知心莫逆,出处任相违" 表达了与知己相交的重要性,无论身处何地,即使相隔遥远,也不应该背离真心。这种真挚的友谊是宝贵的,即使生活环境改变,也不会改变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接着,诗词中提到 "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描绘。攀桂和采薇都是取得美好事物的意象,月下攀桂是指在美丽的夜晚攀登桂树,而山中采薇则是指自由自在地在山野间采摘薇草。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远离尘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诗词的后半部分,"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漠态度。诗人希望能够有所成就,并追求一种高尚的境界,但他并不追求世俗的机会与权谋。他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期待在年老时如华丽的发丝一般,能够归隐于云泉之间,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诚友谊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这种追求内心自由与真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深思,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