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涂采薪径

出自宋代宋庠的《初春宿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í tú cǎi xīn jì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泱漭朝云簇,凄迷暮澍繁。
光生断冰水,色暗夕阳原。
牧{犊头换子}随归笠,栖鸡占凿垣。
云辎寒未发,鸿弋暝逾喧。
庭狭坳堂隘,簷高绠溜翻。
泥涂采薪径,烟火纬萧门。
桂偃幽岩盖,兰滋旧畹根。
抚柯兼撷秀,併是忆王孙。
()
凄迷,冰水,夕阳,换子

《初春宿雨》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分的雨夜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泱漭朝云簇,凄迷暮澍繁。
清晨的云彩聚集在天空,夜晚的雨水落得稠密而凄凉。

光生断冰水,色暗夕阳原。
阳光照耀下,冰水被打破,夕阳褪去了光彩。

牧{犊头换子}随归笠,栖鸡占凿垣。
牧童们背着草帽回归,栖息的鸡占据着雨檐下的水槽。

云辎寒未发,鸿弋暝逾喧。
天上的云彩仍然寒冷未消,鸿雁的弓箭声在夜幕中回响。

庭狭坳堂隘,簷高绠溜翻。
庭院狭小,房屋低矮,屋檐上的绳子飘摆不停。

泥涂采薪径,烟火纬萧门。
泥泞的小路上采集柴禾,炊烟和火光在小门前纷纷飘散。

桂偃幽岩盖,兰滋旧畹根。
桂树低垂在幽岩上,兰花滋长在旧田的根部。

抚柯兼撷秀,併是忆王孙。
摘取树枝并采集美丽的花朵,同时也怀念着远方的王孙。

这首诗以雨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氛围,表达了初春时节的寒冷和凄凉之感。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类的情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将人物和环境融为一体,传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对往事的回忆。通过描绘细微之处,让读者感受到初春时节的寂静和萧瑟,展现了宋代诗歌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