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于三月絮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次前韵督高秀才和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uáng yú sān yuè x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一雪来何暮,经年望已深。
狂于三月絮,清甚九皋禽。
纵未扁舟兴,能忘五字心。
如何高处士,断得此时吟。
()
来何暮,经年,清甚,九皋禽,扁舟,处士

《次前韵督高秀才和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场雪来得如此暮,已经过了一年又一年。对于这三月的狂风般的花絮,清风般的九皋禽鸟,我感到无比清爽。即使我没有坐船出游的兴致,也能忘却杂念,专心吟咏。可惜这样的时光,高雅的士人又如何能够抛却呢?

诗意:
《次前韵督高秀才和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通过雪的降临和岁月的流转,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清新的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抒发了对纷扰尘世的厌倦之情。作者以淡泊的心态面对世俗琐事,力图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雅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雪的到来作为开篇,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作者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和纯洁,与尘世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冷寂的冬日里,狂风般的花絮和清风般的九皋禽鸟显得格外清晰动人,给人以清新和舒适的感觉。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繁忙世事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他不以世俗之务为念,而是专心于吟咏,将自己的心灵投入到纯粹的艺术追求之中。这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体现了士人的高尚情操和追求高雅境界的追求。

然而,诗末四句却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遗憾。高雅的士人往往被现实所困扰,无法真正追求自己内心的志趣。这种无奈和遗憾透露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境遇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在尘世中的处境和矛盾。

《次前韵督高秀才和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新宁静的追求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深思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