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怜白发能长健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和林宗易菊花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lián bái fà néng zhǎng ji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一岁所余秋有几,重阳偏与老相催。
每怜白发能长健,虽爱黄花亦懒栽。
好景游从须好友,新诗风味似新醅。
人生适意无过此,恣听东篱早晏开。
()
白发,黄花,好友,新诗,风味,新醅,人生,恣听

《和林宗易菊花韵》是宋代诗人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菊花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感慨和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岁所余秋有几,
重阳偏与老相催。
每怜白发能长健,
虽爱黄花亦懒栽。
好景游从须好友,
新诗风味似新醅。
人生适意无过此,
恣听东篱早晏开。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第一句“一岁所余秋有几”,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所剩下的秋天已经不多了。重阳节的到来使老去的感觉更加强烈,“重阳偏与老相催”。然而,作者并不忧伤,而是欣赏自己的白发,将其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每怜白发能长健”。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黄花的喜爱,但却懒得去栽种,这是因为作者更加珍惜与好友们一起分享美好景色的时光,“好景游从须好友”。这种友情与和谐的氛围使新创作的诗歌就像新酿的美酒一样,味道独特,“新诗风味似新醅”。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这样的境遇中感到适意,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足,“人生适意无过此”。作者自由自在地倾听着东篱(篱笆)上的鸟鸣声,享受早晨的宁静与花开的美景,“恣听东篱早晏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秋天景色和表达作者的心境,传达出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适意与满足的追求。诗词的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