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未冷拘幽浓

出自宋代刘黻的《闻陈正学理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lán wèi lěng jū yōu nó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
素麻仿佛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於聋。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
秋风,仿佛,扬休,泪痕,幽浓

《闻陈正学理琴》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君整琴待秋风,
我欲从之魂梦通。
素麻仿佛苍髯翁,
扬休山立崆峒东。

闻到陈先生整理琴待着秋风的时候,
我心中渴望与他共通灵感。
素色的琴弦仿佛成了苍髯的老人,
扬休山上的琴声响彻崆峒山东边。

泪痕犹湿龙门桐,
有曲无音悲天公。
猗兰未冷拘幽浓,
那知斯道将遂穷。

泪水痕迹还未干涸附在龙门桐上,
有音乐曲调却没有声音,悲伤地唤起天上的神明。
猗兰花还未凋谢,拘泥在幽深浓密之中,
谁能知晓这种艺术之道将要走向穷途。

山矸石烂冥感丛,
枝蜩盘蝇迭相雄。
两耳年来怪不聪,
群哇扰杂安於聋。

山石破碎冥冥中散发着灵感,
树枝上蟋蟀和苍蝇不断竞相鸣叫。
多年来我的听力越发迟钝,
群哇声纷杂扰乱着我不得安宁。

烦君为我调怔忡,
流泉隐隐深涧中。
春温廉折各不同,
声虽在指意在胸。

恳请你为我调整琴弦的音律,
像怔忡般的心情。
流泉隐约流淌在深谷之中,
春天的温暖与冷酷并存,各有不同。
音声虽然由指法产生,但音乐的意境却萦绕在胸中。

云飘柳絮风入松,
恍然楼阁坐虚空。
伯牙所知何必钟,
白鹤飞来采芹宫。

云彩飘荡,柳絮随风飞舞进入松林,
仿佛身处在虚空中的楼阁。
为何一定要顶礼膜拜伯牙的琴艺呢?
白鹤飞来采摘芹菜的宫殿已经不复存在。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陈正学整琴的景仰和向往,以及对音乐的追求和对艺术境界的探索。通过描写琴声的缺失、自身听力的衰退以及山石、蟋蟀等元素的存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迷茫。最后,通过对楼阁、伯牙的引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中琴音的渴望。整首诗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对琴声、音乐境界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