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峰头与溪面

出自明代李东阳的《画禽》,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ǎng zài fēng tóu yǔ xī mià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高栖野雀低飞燕,长在峰头与溪面
竹鸡啼彻雨初晴,山脚泥深路如线。
崖根老树回余青,树间双鹊闲无声。
只应识得山中乐,无复人间送喜情。
()
飞燕,溪面,山脚,老树,鹊闲,无声,无复,人间,送喜

《画禽》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山林间自然景物和鸟禽的生活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画禽
高栖野雀低飞燕,
长在峰头与溪面。
竹鸡啼彻雨初晴,
山脚泥深路如线。
崖根老树回余青,
树间双鹊闲无声。
只应识得山中乐,
无复人间送喜情。

中文译文:
高高地栖息着野生的麻雀,低低地飞翔着燕子,
它们长年栖息在山峰和溪水旁。
竹鸡的啼声穿透雨后初晴的山谷,
山脚泥泞,道路如同一条线。
崖壁下老树依然留有一些青翠,
树间的一对鹊鸟闲适地无声。
只有山中的乐趣才能真正体会,
人间已无法再带来喜悦的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林中的禽鸟为题材,通过对禽鸟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中的宁静和生机。诗中描绘了高处的野雀和低飞的燕子,它们在山峰和溪水附近生活、翱翔。竹鸡的啼声在雨过天晴后回荡在山谷中,山脚泥泞的路线如同一条线。诗人还描绘了崖壁下的老树仍然有一些青翠,树间的一对鹊鸟静静地无声。最后,诗人表达了只有在山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的快乐,而人间已无法带来喜悦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直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物和鸟禽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把握,传达了一种宁静、恬静的氛围。诗中的山脚泥深路如线,崖根老树回余青等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整首诗以山林和禽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山中宁静乐趣的向往。通过与人间的喜悦情感相对比,强调了山中的宁静和山林中的自然美的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鸟禽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纯净、恬静的意境,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中感受到山林的静谧和禽鸟的自由飞翔。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读这首诗,可以让人们舒缓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到山中的宁静与乐趣。这首诗词展示了李东阳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的能力,同时也传递了他对山水之间的和谐与人间烦扰的对比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林禽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与自由的意境,并引发人们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