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怜天路飞腾地

出自明代李东阳的《鳜鱼图为掌教谢先生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áo lián tiān lù fēi téng d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泮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
沙边细荇时吐吞,水底行云递来往。
其间种类多莫辨,短者如针细如线。
三年养得鳞甲成,万里空嗟画图见。
一官蓟北复巴西,丹青不改鬓成丝。
遥怜天路飞腾地,长记春风长养时。
宦途萍水纷无迹,再见此图三叹息。
远行珍重寄双鱼,鱼中定有长相忆。
()
鳜鱼,沙边,细荇,行云,来往,种类,莫辨,短者,鳞甲,画图

《鳜鱼图为掌教谢先生作》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鳜鱼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艺术创作的赞叹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泮池雨过新水长,
江南鳜鱼大如掌。
沙边细荇时吐吞,
水底行云递来往。
其间种类多莫辨,
短者如针细如线。
三年养得鳞甲成,
万里空嗟画图见。
一官蓟北复巴西,
丹青不改鬓成丝。
遥怜天路飞腾地,
长记春风长养时。
宦途萍水纷无迹,
再见此图三叹息。
远行珍重寄双鱼,
鱼中定有长相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泮池的雨过后新生的水为背景,表现了江南鳜鱼巨大的身躯,形容得宛如人的手掌大小。诗中描绘了鳜鱼在沙滩上吐吞嫩荇,以及水底行云般往来的景象。鳜鱼的种类繁多,有的短小如针,细长如线。作者经过三年的培养,鳞片和甲壳变得坚固,可惜画图无法表达出鳜鱼的真实面貌。

诗中还提到了作者的官职,他曾在蓟北和巴西任职,但无论官职高低,艺术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丹青之功也无法阻止鬓发的苍老。作者怀念那些遥远的旅途,天路飞腾,地道纷纷,他一直铭记着那美好的春天,并努力保养自己的才华。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宦途中的无迹可寻,再次看到这幅画时,他发出三声叹息。最后,作者将珍重之情寄托于双鱼之间,相信鱼中必然存在着长久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鳜鱼的形象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创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在官场中的酸甜苦辣和对回忆的追忆之情。整首诗以鳜鱼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