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怀人万里情

出自明代李东阳的《团墩秋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yè huái rén wàn lǐ q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
()
初晴,光照,万里情,流萤,看不见,望乡,心切

《团墩秋月》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庾亮楼前月正明,
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
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
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
肠断秋山笛里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站在庾亮楼前,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他双鬓,谢公墩上的雨刚刚停止,天空开始放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思念远方的人,他的心情万里之遥。尽管有竹林隔开,他无法看到流动的萤火虫,周围的树枝上也没有停留的鸟儿。他站在天涯,望着故乡,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笛声在秋山间回荡,令他的心肠如断。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秋夜的月色和雨后的晴天,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庾亮楼和谢公墩是明代时期的著名景点,它们营造了诗人独特的写作背景。诗人通过描述月光照耀自己的双鬓,以及雨后的清新景色,展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隔竹流萤和绕枝羁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远方之间的距离和无法触及的隔阂。面对着天空辽阔的天涯和回荡在秋山间的笛声,诗人的心肠被割裂,流露出强烈的乡愁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明代以景抒情的写作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诗人的思乡之情与秋夜的景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寂寞而深沉的画面。同时,诗中融入了对音乐的描写,通过秋山间回荡的笛声,增添了一份悲凉和怀旧的情感。

《团墩秋月》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把握了诗歌的节奏和意境,体现了明代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