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浦移舟带雨行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ǔ pǔ yí zhōu dài yǔ x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柳浦移舟带雨行,奔波南北是平生。
忽惊佳节临端午,还记当年客禁城。
丹杏饤盘深簇火,碧醪倾盏酽堆饧。
菖薄角粽俱如旧,何事樽前醉不成。
()
奔波,平生,佳节,不成

《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浦移舟带雨行,
奔波南北是平生。
忽惊佳节临端午,
还记当年客禁城。

译文:
柳浦之中,带着雨水,舟船行驶,
奔波南北,是我一生的常态。
突然惊觉,佳节端午来临,
依然记得当年作客禁城的情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孔武仲寄给自己的兄弟的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兄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端午节的感慨。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柳浦漂泊的情景,携带着滂沱的雨水,孤舟漂流。这里的柳浦可以理解为诗人流浪的象征,雨水则暗示着诗人历经风雨的辛苦和艰辛。他的奔波南北已经成为他一生中常见的景象,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成为他的日常。

接着,诗人突然惊觉佳节端午已经到来,这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而他却身在异乡,不能与兄弟共度此时。禁城指的是宫廷,也指代着诗人曾经作为官员的过往经历。因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离乡背井的遗憾和无奈。

最后两句描述了端午节的美食,如丹杏饤盘和碧醪倾盏,以及象征端午节的菖蒲和角粽。这里诗人提到了这些美食,但却表示自己无法品尝,无法与兄弟们一同分享。这种无法共享的遗憾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流浪的生活、对家乡和兄弟的思念以及对端午节的回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这种离乡背井的境遇和无法与亲人共度重要节日的遗憾,使诗人的心情充满了忧伤和孤寂,也透露出对家庭和温暖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