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池向园东

出自宋代陈宓的《易地成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áo chí xiàng yuán d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南园无隙地,凿池向园东
中作平台迥,聊将小艇通。
四围杨柳袅,十亩芸荷红。
何必五湖去,门前足月风。
()
无隙,平台,小艇,足月

《易地成池》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易地成池
南园无隙地,凿池向园东。
中作平台迥,聊将小艇通。
四围杨柳袅,十亩芸荷红。
何必五湖去,门前足月风。

中文译文:
南园地势平坦,没有任何障碍,挖了个池塘通向园子的东侧。
中间建造了一座高而平的平台,可以让小船通行。
四周杨柳婆娑,十亩芸荷盛开红艳。
为什么还要去五湖游玩呢?门前已有足够的月色和微风。

诗意和赏析:
《易地成池》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庭园景象,通过凿池和建造平台,诗中展示了园林艺术的巧妙设计和人工创造的精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环境的塑造。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题,展示了园林景观的优雅和宁静。

首句“南园无隙地,凿池向园东。”描绘了南园地势平坦,没有任何障碍。这里的“南园”代表了一个美丽的庭园,没有破碎的地面,没有障碍物,向东侧挖了个池塘,使得整个园子更加宽广开阔。

接着,诗人描述了在园子中间建造的平台,使得小船可以顺利通行。平台的高度使得人们可以在上面欣赏到更广阔的景色,而小船则增添了一种宁静和浪漫的氛围。

诗中出现的杨柳和芸荷进一步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描绘。杨柳袅袅地摇曳,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而芸荷的红色花朵则在十亩的土地上绽放,给整个园林增添了一片艳丽的色彩。

最后两句“何必五湖去,门前足月风。”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庭园的满足和享受。诗人认为这个庭园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美景和宜人的环境,不必再去远方的五湖游玩。门前的月光和微风已经足够让人感到宁静和愉悦。

《易地成池》通过描绘具体的园林景观,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环境塑造的热爱。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庭园景观的赞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