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难待晚黄

出自宋代杜范的《道傍见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nán dài wǎn hu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树栖残雪,不禁春夜霜。
香飘非宝篆,粉褪厌时妆。
且合收余白,应难待晚黄,自便篱落好,榛棘不相妨。
()
春夜,香飘,非宝篆,自便,篱落

《道傍见梅》是宋代诗人杜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道路旁边看到了一株盛开着梅花的树,它的枝上依然挂着残留的雪花,不禁让人想起春夜的寒霜。梅花散发的香气并非珍贵的篆刻图案,花瓣的粉色已经褪去了时光的装饰。它们一起收藏了余白,应该难以等待黄昏的到来。它自由自在地生长在篱落中,尽管有着榛棘的阻隔,但并不妨碍它的美丽存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道旁的梅树,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坚强、自由、坦然的生命态度。梅树在寒冷的季节中依然开放,不畏严寒和困境,展示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它不以外在的珍贵和装饰为乐,而是以自身的本真之美为荣。梅花的存在给人以启示,教人珍惜自己的内在价值,坚守自己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都能坦然面对。

赏析:
《道傍见梅》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株梅树的景象,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和对生命态度的表达,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梅树与残雪、春夜霜、宝篆、时妆、黄昏、篱落、榛棘等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梅花的独特之美和生命的坚韧。梅花作为冬季中鲜艳的花朵,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力量。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坚持信念的崇尚。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通过隐喻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深意和韵味。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梅花那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困境的应对方式。这首诗词以其简约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思考,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杜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