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点冰葩与雪宜

出自宋代杜范的《和耕甫弟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ǔ diǎn bīng pā yǔ xuě y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数点冰葩与雪宜,有人著眼水边篱。
从渠疎影初传句,自此清吟未有诗。
曾到孤山飞鹤处,恰思偃树跨鲸时。
李园莫负春风约,应有当年未折枝。
()
清吟,未有,莫负,春风,应有,折枝

《和耕甫弟梅》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数点冰葩与雪宜,
有人著眼水边篱。
从渠疎影初传句,
自此清吟未有诗。
曾到孤山飞鹤处,
恰思偃树跨鲸时。
李园莫负春风约,
应有当年未折枝。

诗意:
诗人描述了自己与耕甫弟弟梅的交往和诗歌创作的心境。诗中通过描绘冰葩和雪花的景象,表达了梅花的纯洁和美丽。诗人注意到有人停留在水边的篱笆旁,或许是在欣赏梅花。他自述从这个人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诗意的传递,而自己却一直未能写出清新的诗作。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去孤山观赏飞翔的鹤鸟和横卧在水面上的浮木,这让他思考起偃卧的树木如同巨鲸般跨越水面的情景。最后,诗人呼吁李园不要辜负与春风的约定,应该保留当年未经折断的梅枝。

赏析:
《和耕甫弟梅》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冰葩、雪花、水边篱笆、孤山、飞鹤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赞美之情。诗人以自己与耕甫弟的亲密交往为线索,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和追求。通过描写他在水边篱笆旁所感受到的诗意的传递,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羡慕和不甘心,认识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尚未达到满意的境地。而对于曾经观赏到的飞鹤和横卧水面的浮木,诗人引发了对偃卧的树木的联想,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意象,凸显了诗人的意境和想象力。最后两句呼应了开头的冰葩与雪花,以及中间提到的李园,诗人期望他能保留昔日未折枝的梅花,寄托了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自省和期望。整体氛围清新、含蓄而又留白,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遐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杜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