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记野僧催

出自元代方回的《仲夏书事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ān jì yě sēng cu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南风吹密树,古屋隐林隈。
卷画防梅雨,镌诗惜石苔。
医书邻叟借,庵记野僧催
细省仍微笑,犹胜走俗埃。
()
古屋,梅雨,石苔,医书,微笑,犹胜

《仲夏书事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其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风吹密树,
古屋隐林隈。
卷画防梅雨,
镌诗惜石苔。

医书邻叟借,
庵记野僧催。
细省仍微笑,
犹胜走俗埃。

译文:
夏日的南风吹拂着茂密的树木,
古老的房屋隐匿在林荫之间。
卷起画卷以防止梅雨的侵袭,
镌刻诗句珍惜着石头上的青苔。

邻居老人向我借医书,
山寺的记忆催促我去参访野僧。
细细品味生活仍然微笑着,
仍然胜过纷扰的尘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仲夏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时刻所感受到的宁静和喜悦。南风轻拂着茂密的树木,使得古老的房屋隐匿在绿树丛中。诗人将画卷卷起,以防止梅雨的侵袭,同时他也珍惜着石头上的青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珍视。

诗中提到诗人的邻居向他借医书,山寺的记忆也在催促着他去拜访野僧,这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灵性的渴望。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琐碎和背井离乡的尘埃,但诗人通过细细品味生活,仍然保持微笑和喜悦,认为这种宁静和满足胜过世俗的纷扰。

赏析:
《仲夏书事十首》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知识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南风、树木、古屋和苔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静谧和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描绘画卷和石头上的青苔,表达了对艺术和文化遗产的珍视。同时,邻居借医书和山寺的记忆,展示了诗人对知识和灵性的追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使得他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微笑和满足。

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知识和内心平静的独特体验,给人以诗意和思考的空间。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对内在宁静和追求的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