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灭没渔家乐

出自元代方回的《步雪过长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suō miè méi yú jiā lè,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太湖三万八千顷,物色分明为我饶。
风急落帆临古塔,雪深首屐渡长桥。
一蓑灭没渔家乐,数字欹斜雁路遥。
小立忍寒不能去,百年壮观尽今朝。
()
物色,古塔,长桥,渔家,数字,欹斜,不能

《步雪过长桥》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太湖上行船的情景,以及他在雪中步行过长桥的体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湖广阔无边,映照的景色清晰明亮。迎风飞驰,帆落临古塔。雪花纷纷,我脚下的屐子踏过长桥。远处一间渔家矮小,被大雪覆盖,渔民们已不再欢乐。寒雁高飞,数字逐渐倾斜。我小心翼翼地站立,寒冷难耐,但我仍然不愿离去。曾经百年间的壮丽景象今朝已尽。

诗意和赏析:
《步雪过长桥》通过描绘太湖上的一幅冬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以太湖、风、雪和古塔为背景,通过描写船行、步行和渔家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变幻与静谧。诗人在寒冷的冬日,独自欣赏着这幅景色,感叹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他所见到的渔家被雪覆盖,渔民们已不再快乐,这一景象象征了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寒雁高飞的画面,数字逐渐倾斜,预示着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尽管世事更迭,壮丽景象已成过去,但诗人仍然坚守在这里,感叹百年的壮丽已成今朝的尽头。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通过太湖、风雪和古塔等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词中的意象鲜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