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杓南指天犹黑

出自元代方回的《喜晴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òu biāo nán zhǐ tiān yóu hē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漂零踪迹客囊空,迅驶光阴岁律穷。
野次忽惊三夜雪,林端初住五更风。
斗杓南指天犹黑,海气东升日已红。
稍借晴光动杨柳,归心肯复后春鸿。
()
漂零,踪迹,客囊,光阴,岁律,归心

《喜晴行》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漂泊无定的旅人在喜迎晴天之际的心情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漂泊无定的旅人,行囊空空无一物,迅疾穿越光阴,岁月已无法计量。荒野之中,突然遭遇连绵三夜的大雪,林边之处,初住的晨风吹拂。北斗指向南方,天空依然黑暗,海上的气息东升,太阳已泛红光。稍稍借助晴朗的阳光,摇曳的杨柳也动了起来,归心愿意等待后来的春天,春天的鸿雁也会归来。

《喜晴行》表达了旅人在途中喜迎晴天的心情。开篇以漂泊踪迹不定的旅人为形象,描述他行囊空空,时光如箭般飞逝,岁月匆匆。接着描绘了在荒野中遭遇连绵三夜的大雪,以及初住林边时晨风的清凉。诗中通过北斗和海上气息的变化,表现了天空渐渐明亮,太阳已经升起的景象。最后,诗人借助晴朗的阳光和摇曳的杨柳,寄托了归心等待后来的春天,春天的鸿雁也将会归来的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在漂泊途中对晴朗天气的期盼和喜悦,同时也抒发了对归家与春天的向往和希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摹,展现了旅途中的喜悦和温暖。整首诗意蕴含深远,展示了方回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敏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