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筵敢拟卫公篇

出自元代方回的《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 yán gǎn nǐ wèi gōng pi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固穷早类从心孔,懒读今如便腹边。
时制堪惊小戴记,初筵敢拟卫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寿,其或斯文遂有传。
见一庵前碧溪在,花瓢归饮许仙泉。
()
心孔,斯文,碧溪

《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固穷早类从心孔,
懒读今如便腹边。
时制堪惊小戴记,
初筵敢拟卫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寿,
其或斯文遂有传。
见一庵前碧溪在,
花瓢归饮许仙泉。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的方式描述了作者方回的生活状态和学识水平。他自称早年贫困,但早早就对学问产生了兴趣。然而,现在他已经变得懒散,读书只能在吃饭时顺便看看。他提到了小戴记,表示自己对时令节气的了解仅限于这种简单的记事方法。尽管如此,他敢于与卫公(指文学家卫铣)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和渴望。他感叹自己为何让老去的岁月使自己变得更加健康长寿,而这种文学才华却没有得到广泛传颂。最后两句描绘了他看到一座寺庙前有一条碧绿的溪流,他拿起花瓢,去喝许仙泉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展示了作者方回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的反思。他将自己早年的贫困与对学问的热爱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己逐渐变得懒散和不求进取的自责之情。尽管如此,他依然怀揣着对文学的追求和对卓越的渴望,敢于与卫公相提并论,表明自己对文学的自信和追求。最后两句以景物描写的方式呈现,给诗词增添了一丝清新和闲适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景致的赞美。整首诗词以自嘲和反思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状态的思考和对文学追求的坚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