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胡不归

出自宋代陈人杰的《沁园春(问杜鹃)》,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rǔ hú bù guī,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
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
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
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
算人世荣华都几时。
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
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
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
白鹤,华表,玄鸟,乌衣,羽毛,自好,东风,飞向,身羁,芳枝

《沁园春(问杜鹃)》是陈人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沁园春(问杜鹃)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
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
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
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
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
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
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译文:

在春天的园子里(问杜鹃)
我恳请杜鹃,不惜生命地催促你回来,你为何不归呢?
你像辽东的白鹤,还在寻找华表;像海中的玄鸟,仍然记得乌衣。
吴蜀并不遥远,你自己的羽毛应该自负,一起乘着东风飞向西方。
为什么呢,你却身陷在荒凉的树枝上,鲜血洒在芳香的枝叶上。
兴衰是常事,无需悲伤。人世间的荣华终将过去。
看那锦江依旧美好,卧龙已经离去,玉山依然安好,你跃马何去何从。
不要困扰自己,只有空自相劝,我们这些行藏之人,君岂能理解。
在闽山的路上,等待成为封侯的事情完成,归去并不会太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问杜鹃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悲喜的思考。杜鹃作为春天的代表,象征着生命的回归和希望之声。诗人把杜鹃比作辽东的白鹤和海中的玄鸟,表达了杜鹃对美好的向往和回忆的坚持。诗人希望杜鹃能够乘着东风飞向西方,寻找更美好的归宿,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然而,诗中的诗人却身陷羁绊,流血在荒凉的树枝上,表达了对现实困境和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诗人认为兴衰是常态,不应过于悲伤,人世间的荣华终将逝去,而他对于自己的处境和行藏之人的境遇,深感无法被他人理解。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在闽山的路上等待封侯的事情完成之后,能够及时归去。这里的"闽山"可能指的是福建的山山水水,这里代表着诗人的归属和归去的目的地。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完成一些事情之后,能够安然归去,不会耽搁太久。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杜鹃和自己的对比,以及对兴衰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对比,通过对杜鹃、白鹤、玄鸟等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了春天的氛围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通过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境的反映,展示了现实生活的困境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带给读者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人杰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陈人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