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低蝶新小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秋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 dī dié xīn xiǎo,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
茸茸,日暮,凉风,已死,气类,相从,不见

《秋蝶》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花紫蒙蒙,
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
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
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
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
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
多栖百丈松。

中文译文:
秋天的花朵紫蒙蒙,
秋蝶的身上黄茸茸。
花儿低垂,蝶儿新生小,
在花丛中飞舞,东西来回嬉戏。

太阳落下,凉风吹来,
花瓣纷纷飘落在花丛中。
深夜里,白露凝结寒冷,
蝴蝶已经死在花丛里。

早晨诞生,傍晚相继死去,
它们的气息相互呼应。
千年的仙鹤不再出现,
它们多栖于百丈高的松树上。

诗意和赏析:
《秋蝶》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花朵和蝴蝶的景象,以及它们的短暂生命。诗人通过描写花朵紫色的花瓣和蝴蝶黄色的身体,展示了秋天的丰富色彩。花朵低垂,蝴蝶刚刚孵化,它们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舞,充满了生机和欢乐。

然而,随着夜晚的降临,凉风吹来,花瓣纷纷飘落,蝴蝶也逐渐死去,夜深时蝴蝶已经冻死在花丛之中。诗人通过描写这一过程,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以及岁月流转的无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幻。蝴蝶的生死象征着生命的起伏和轮回,而千年的仙鹤和百丈高的松树则象征着长寿和稳定。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生命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花朵和蝴蝶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它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