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因潮亦反波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悲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shuǐ yīn cháo yì fǎn bō,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
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
白头,洗镜,新磨,逼身,奈何,频闻,故人,少年,独有,衰颜,留不得,悲歌

《悲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头新洗镜新磨,
年老逼人无可奈何。
耳边频频听到故人的死讯,
眼前却感觉到年轻的人渐渐减少。
大雁冒着暖风返舞,
江水因潮汐而逆流。
唯有颓废的容颜难以挽留,
醉来只有悲伤的歌声。

这首诗以白居易自己的衰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为出发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和无奈。诗中通过两个对比的形象,展示了岁月无情的残酷。

首先,白居易以白头新洗镜新磨来形容自己年老的容颜,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的现实。他感叹自己已经老去的年纪,无法改变自己逐渐衰老的状态。

其次,诗中提到耳边频闻故人死,眼前感觉少年减少。这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慨。作者在耳边听到熟悉的人去世的消息,而眼前却看到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这种对生老病死和人事更迭的感叹,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诗中的描写转向了自然界的景象。大雁受到暖风的影响,决定返回原来的地方,而江水也因为潮汐的关系而产生了逆流。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与前面描写的人事变迁相呼应,形成了对比。人类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影响,无法逆转其流动和变化。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挽留青春和美貌的无奈。他说自己醉来只能借酒消愁,唯有悲伤的歌声表达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悲歌》通过对自身的衰老和周围环境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和无奈。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的经历相对照,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的追忆和无法挽回的悲伤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