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问息耗

出自宋代释绍嵩的《天章道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éng rén wèn xī hào,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十里寻幽寺,江山几路分。
逢人问息耗,指路上高云。
极浦明残雨,寒流叠细纹。
野鸦无意绪,嘹唳傍溪濆。
()
江山,问息耗,指路,极浦,寒流,细纹,意绪

《天章道中》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里寻幽寺,
江山几路分。
逢人问息耗,
指路上高云。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天章道上的行程和所见所感。诗中提到了一座隐蔽的寺庙,寺庙所在的地方在十里之外,意味着这是一个幽静、僻静的地方。江山几路分,描绘了山川交错、道路纵横的景象。

逢人问息耗,指的是作者遇到行人并询问他们行程的消耗情况,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作者通过询问他人的经历,意图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指路上高云,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高悬的云朵,暗示着作者在追寻自己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高云亦可视为一种高远的理想或追求,象征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极浦明残雨,寒流叠细纹。这两句描述了河流或湖泊上的景象。明残雨指的是雨过天晴后河面上的明亮景象,寒流叠细纹则描绘了寒冷的水流上形成的涟漪。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前文的高云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人生中的起伏和变化。

野鸦无意绪,嘹唳傍溪濆。最后两句描述了一只野鸦在溪边嘹唳的情景。野鸦无意绪,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动物不受人类心灵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嘹唳的声音则增添了一种野性和自然的氛围,与前文的寺庙、高云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探寻生命意义和追求道路时的内心感受。在寂静幽僻的环境中,作者思考生命的消耗和变化,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的自由和变化。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作者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传达了一种寂静与自由并存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绍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