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如白发何

出自宋代释文珦的《赠隐僧》,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í rú bái fà h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高僧成独往,古路少人过。
切柏贞心在,看山静意多。
清钟生响答,空翠与云和。
不解相随住,其如白发何
()
高僧,相随,白发

《赠隐僧》是宋代高僧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送别隐居的僧人,高僧独自前往远方,
古老的路上很少有人经过。
切身修持的心境坚定不移,
凝视山峦,心中充满宁静。
清晨的钟声回响回答,
寂静的山林与飘渺的云彩和谐共处。
但我无法理解你的离去,
就像白发一样,何苦相随而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僧人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送别了一位隐居的高僧,赞美了他修行的坚定和精进,以及对自然山水的静心领悟。诗中的隐僧以清晨钟声和山青云翠作为回应,展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诗人对僧人的离去感到不解和惋惜,认为自己无法与其同住,就像白发不能与黑发相伴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隐僧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僧人高尚境界和修行精神的赞赏。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独行古路、心境坚定的形象。他通过切柏贞心、看山静意的描述,传达了僧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自然的领悟。清晨的钟声和山青云翠与隐僧形成了和谐的对应,凸显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然而,诗人对隐僧的离去表示不解,以白发与黑发相伴的比喻,表达了他与僧人无法共同生活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约而含蓄的笔触,表达了对僧人高尚境界和修行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惋惜之情。通过对自然和人的描绘,将内心的感慨与外在景物相融合,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儒释合一的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释文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