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山东逐虏鞍

出自宋代释行海的《次徐相公韵十首·魏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yī shān dōng zhú lǔ ā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第一山东逐虏鞍,平淮命作守淮官。
英雄内比黄金贵,死斗牙穿毒箭寒。
雨洒红刀胡血滴,风披斑甲虎皮乾。
功高孤竹今如此,旧恨茫茫沧海宽。
()
英雄,毒箭,血滴,虎皮,孤竹,旧恨,茫茫,沧海

《次徐相公韵十首·魏胜》是宋代释行海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魏胜这位英勇将领的赞颂和对旧日往事的回忆与感慨。

诗词通过描绘魏胜在山东追击敌寇的场景展开。他骑着马匹,奋勇追击,守卫淮河,保卫边疆安宁。诗中提到魏胜比黄金更珍贵,指出他内在的英勇和高尚品德胜过财富的价值。魏胜以血战和寒冷的毒箭对抗敌人,在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坚韧。

诗中描述了雨水洒在魏胜手中的红刀上,象征着战场上残酷的杀戮,血滴下来形成红色的血迹。风吹拂着魏胜身上的斑甲,宛如虎皮一般坚固,显示了他身披铠甲、英勇无畏的形象。魏胜的功绩高耸如孤立的竹子,然而,他也感慨旧日往事遥远如沧海,曾经的仇恨早已消散。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魏胜的崇敬和对英雄事迹的歌颂。诗中透露出对战争残酷性质和英雄牺牲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变迁的感慨。整首诗凭借着情感的抒发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魏胜英勇无畏的形象,让读者对那段战争岁月和英雄事迹产生共鸣和敬仰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