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解何宗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rén wèn wǒ jiě hé zō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有人问我解何宗,只堪摇手报伊聋。
灵利衲僧须瞥地,何劳更说五家宗。
()
摇手,何劳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人问我修行何宗,
只能摇摇头回答他的迷惑。
灵敏的衲僧只需一瞥,
何必再谈论五家宗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释印肃对于修行宗派的淡泊态度。有人向他询问修行的归属,他却只能摇摇头示意自己无法给予明确答案。他认为修行者只需敏锐地洞察一瞥,就能超越宗派的界限,不再需要沉陷于五种不同的宗派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释印肃对修行宗派的态度。他以自己无法回答他人的问题作为开头,展示了对于宗派问题的淡然态度。在他看来,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归属于某个特定的宗派,而是在于内心的觉悟和灵性的提升。

诗词的精髓在于最后两句:“灵利衲僧须瞥地,何劳更说五家宗。”这是对修行者的期许和指导。灵利的衲僧,即修行者,只需要一瞥,就能领悟到修行的真谛,不再需要纠缠于五家宗派的争议和差异。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的智慧,强调个体的觉悟和内心的开悟,而非被限制于特定的宗派信仰。

总的来说,《颂证道歌·证道歌》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释印肃对修行宗派的超越和内心觉悟的重要性,具有启发人心的诗意和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