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听庸音声浩浩

出自宋代宋太宗的《缘识》,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tīng yōng yīn shēng hào hào,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善事多兮恶事少,君子能言兮心自了。
杳杳冥冥幻之中,举目因缘还大小。
勿纵贪,勿纵巧,知有寒人饥是饱。
良图子细宽更宽,下见如痴何草草。
逆莫嗔,顺莫好,寻思久远生烦恼。
虽然我渐近年,归依佛,归依道。
余外闲来物外闲,谁听庸音声浩浩
()
恶事,君子,杳杳,冥冥,因缘,大小

《缘识》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宋太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善事多兮恶事少,
君子能言兮心自了。
杳杳冥冥幻之中,
举目因缘还大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关于善恶事物的认识和人心的自我认知。善事多而恶事少,能言善道的君子能够自我心境清明。人生在幻境中迷茫,但通过抬头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种种因缘的大小。

勿纵贪,勿纵巧,
知有寒人饥是饱。
良图子细宽更宽,
下见如痴何草草。

诗中告诫人们不要陷入贪婪和巧妙之中,要明白穷人的饥饿即可满足。良好的图画应该是细致、宽广的,而粗糙的画作给人以痴迷和草率之感。

逆莫嗔,顺莫好,
寻思久远生烦恼。
虽然我渐近年,
归依佛,归依道。

诗中告诫人们不要为逆境而生气,也不要为顺境而过于喜爱,因为思考久远的事情会带来烦恼。尽管作者年岁渐长,但他选择了归依佛教和道教。

余外闲来物外闲,
谁听庸音声浩浩。

作者表示自己除了闲暇之余,没有其他事物牵扯,他的声音平凡而庸常,但是在谁能聆听到这平凡声音的浩渺之中呢?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善恶事物的看法和自我认知,同时还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超越尘俗的心愿。通过对因果、善恶和心境的描绘,诗词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