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师习礼楚人知

出自宋代王洋的《挽向伯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ǒ shī xí lǐ chǔ rén zh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绝代风流世所希,如公真是命难推。
三辞令尹高前哲,两挂儒冠当盛时。
丞相耐官天语贵,左师习礼楚人知
试看流庆当何似,滚滚长江不尽期。
()
绝代,辞令,儒冠,盛时,丞相,耐官,左师,习礼,试看,何似,滚滚,尽期

《挽向伯恭》是宋代诗人王洋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向伯恭

绝代风流世所希,如公真是命难推。
三辞令尹高前哲,两挂儒冠当盛时。
丞相耐官天语贵,左师习礼楚人知。
试看流庆当何似,滚滚长江不尽期。

译文:

悼念向伯恭

世间罕见的风流才子,向伯恭真是难以估量。
三次辞别令尹高贤,两次挂起儒冠辉煌时。
丞相宽宏待人,言辞如宝贵,左师熟悉礼仪,楚人皆知。
试看现今的时光,哪能与伯恭相比,滚滚长江流淌无尽期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洋悼念已故的向伯恭的作品。诗人以向伯恭为中心,描绘了他在时代中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品质。第一句"绝代风流世所希"表达了向伯恭在当时社会中独一无二的魅力和风采。第二句"如公真是命难推"则表达了诗人对向伯恭深深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向伯恭的赞美,展现出他所具备的卓越才智和高尚品质。"三辞令尹高前哲"指的是向伯恭三次辞去令尹之职,以示谦卑和追求更高层次的学识和道德。"两挂儒冠当盛时"表示他两次辞去官职,以专心学业和追求更高的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赞美了向伯恭的学术和文化修养。"丞相耐官天语贵"意味着丞相对他的宽容和珍视,"左师习礼楚人知"则指出他对礼仪的研习和楚地人民对他的赞誉。

最后一句"试看流庆当何似,滚滚长江不尽期"表达了诗人对向伯恭才华横溢和不朽名声的敬佩之情。诗人通过对长江的描绘,暗示向伯恭的影响力和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

整首诗词以向伯恭为主题,通过对他的赞美和悼念,展示了他在学识、品德和社会地位上的卓越。这首诗词充满敬意和悲伤,向读者展示了王洋对向伯恭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优秀品质的钦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