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赍粥外

出自宋代王洋的《题杨道人庵庵基旧县邑有废井存》,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tiáo jī zhōu wà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空室寄空山,柴门不用关。
虚心观梦幻,尘世独清闲。
旧井前村古,新泉一勺悭。
萧条赍粥外,身世有无间。
()
空山,柴门,梦幻,尘世,清闲,身世

《题杨道人庵庵基旧县邑有废井存》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空室寄空山,柴门不用关。
虚心观梦幻,尘世独清闲。
旧井前村古,新泉一勺悭。
萧条赍粥外,身世有无间。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庵庙和废弃的井,表达了诗人王洋对世俗繁杂的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宁静的追求。他通过观察自然和反思人生,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心境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赏析:
诗的开篇,王洋以“空室寄空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超脱尘世的态度。他所处的房间空无一人,宛如寄托在空山之中。接着他说:“柴门不用关”,暗示自己没有外来的烦扰,不需要关闭房门以阻隔纷扰。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让他能够更加专注地追求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虚心观梦幻,尘世独清闲”表现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以虚心的态度观察和体验世间的一切,将一切都视作梦幻般的存在。在这个繁忙喧嚣的尘世中,他独自享受着清闲与宁静。

下半首的“旧井前村古,新泉一勺悭”展示了一种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废弃的旧井和古老的村庄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而新泉则只有一勺水的浅深。这种对比暗示着一种淡泊名利、精简物质欲望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萧条赍粥外,身世有无间”揭示了诗人的身世和境遇。他生活在贫瘠的环境中,吃着简单的粥食,与外界的繁华和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他的内心却是充满着宁静和自在的,与外界的悬殊并不影响他对清闲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王洋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越尘世的愿望。通过描述空室、废井和清贫的生活,他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清净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物欲的境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