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清明寒食酒

出自宋代于石的《清明次韵周君会》,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dī qīng míng hán shí jiǔ,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可惜韶光过眼明,一分流水二分尘。
杜鹃声感客中客,蝴蝶梦飞身外身。
一滴清明寒食酒,万家红杏绿杨春。
斗鸡走狗非吾事,新火书灯谁共亲。
墓祭非经古未闻,年来拜扫隘车尘。
谁怜原上千年冢,且醉樽前百岁身。
榆火欲燃行客晚,梨花不减故园春。
石泉浇醒浮生梦,耿耿孤怀孰与亲。
()
可惜,过眼明,流水,飞身,外身,寒食,红杏,新火,书灯,共亲

《清明次韵周君会》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时节一年过得很快,美好时光如流水一般迅速溜走,只留下些微的尘埃。杜鹃的声音让人感受到身处他乡的孤独,而蝴蝶的梦想却飞离了现实的束缚。

一滴清明寒食节的酒,让人想起千家万户盛开的红杏和绿树成荫的春天。斗鸡和赛狗这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与我无关,我只关注那些品读书籍、点亮灯火的知音。

祭祀墓地的方式是前所未闻的,多年来扫墓的车辆行驶在狭小的道路上,掀起尘土。谁来关注那千年古冢上的冢墓呢?我只想在酒杯前醉卧,享受百岁之年的欢愉。

夜晚,行人将点燃榆木作为火把,回乡的路上,梨花依旧盛开,春天的气息丝毫未减。冷泉的流水将我从虚幻的梦境中唤醒,我深深地怀念亲人的关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人们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以及对家乡和亲情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对传统节日清明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仪式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于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