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鬟为谁绿

出自唐代刘商的《相和歌辞·铜雀妓》,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o huán wèi shuí lǜ,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
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
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
仍令身殁后,尚足平生欲。
红粉横泪痕,调弦空向屋。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
玉辇岂再来,娇鬟为谁绿
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
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
台边生野草,来去罥罗縠.
况复陵寝间,双双见麋鹿。
()
蛾眉,美人,高台,昼夜,歌舞,盛色,转圜,夕阳,深谷,令身,平生

中文译文:

魏主怜爱着蛾眉美人,美丽胜过玉。高台上日夜舞蹈无尽,歌舞直到无法满足。容颜美如圆月,夕阳落入深谷。即便身死之后,仍然满足了一生的欲望。红粉横泪痕,琴弦空撞向屋。抬头君王不在,只见西陵的树木。玉辇再也不会来临,娇艳的妃嫔为谁而倾心。何堪秋风之中,再舞阳春之曲。曲终情绪无法承受,扶栏望西方痛哭。台边的草生得杂乱,来去罥起了罗縠。何况妃嫔之陵墓之间,成双成对观赏到了麋鹿。

诗意:

《铜雀妓》是一首描写宫廷美人的诗词,表达了一个美人对自己的美丽和享乐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易逝和生死无常的思考。美人美貌动人,歌舞不辍,却始终无法满足内心的欲望。红粉之下隐含着泪痕,琴弦声空回荡,都流露出美人内心的孤寂和迷茫。诗中也牵扯到君王的缺席和权势的消逝,表达美人对逝去荣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最后的描述中,草木凋零,陵墓破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切荣光终将消失。

赏析:

《铜雀妓》以细腻婉转的词语描绘了美人的华丽外貌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宫廷场景,以及美人背后的迷茫和痛苦。通过用意境深远和微妙的描写,表现了美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忧虑。诗中的对比手法,如美人美于玉、调弦空向屋,通过对美丽与孤寂、欢愉与哀伤的并置,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整首诗构思独特,情感真挚,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商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刘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