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耿不灭

出自唐代王维的《相和歌辞·班婕妤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ū dēng gěng bù mi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
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
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
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
总向春园里,花间语笑声。
()
影度,金殿,人声,孤灯,君王,恩幸疏,金舆,相迎,笑声

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
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
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
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
总向春园里,花间语笑声。

中文译文:
玉窗上萤火的影子迅速掠过,金殿中寂静无声。
秋夜守在纱帘前,孤灯依然亮着。
宫殿里的秋草茂盛,君王的恩宠渐渐减退。
听到凤吹的音乐,门外传来金舆的轻轻行驶声。
奇怪的是妆阁紧闭,晨朝没有人迎接。
总是在春园中,花间传出语言笑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宫廷景象,表达了一种寂寞和被冷落的心情。诗中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王维对帝王权势的失去和对自己地位的消沉感到的痛苦。

诗的开头写玉窗上萤火的影子,暗示了虚幻和短暂之感。金殿中人声绝,表现了无人问津的寂静。秋夜中的守罗帏以及孤灯的坚持不灭,体现了孤独与坚强。后半段描述的是宫殿中长满秋草,表示了君王对班婕妤的冷淡和不再宠幸。闻到凤吹的音乐、门外金舆的行驶声,然而妆阁却紧闭无人迎接,揭示了班婕妤被冷落和被遗忘的命运。最后一句“总向春园里,花间语笑声”,表露了她愿意逃避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世界里,逃避苦闷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班婕妤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反映了唐代后宫佳人被囚禁在宫殿中的幽闭感。同时也抒发了王维对权势和宠爱消退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