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席降神

出自唐代魏徵的《五郊乐章·肃和》,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áo xí jiàng shé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玄鸟司春,苍龙登岁。
节物变柳,光风转蕙。
瑶席降神,朱弦飨帝。
诚备祝嘏,礼殚珪币。
()
登岁,节物,瑶席,祝嘏

中文译文:《五郊乐章·肃和》
春天,神秘的鸟儿宣告春季的到来,神龙也迎接新年的到来。大自然的节令变化,垂柳摇曳,清风吹拂着香草。宫廷摆设着美丽的瑶台,红色的琴弦奏响着美妙的乐曲,为皇帝祭祀神灵。庄严而隆重的祝福仪式,使得宴会上的贵重器皿和金银币帛都耗尽殆尽。

诗意:这首诗是描述皇帝庆祝春季到来的壮丽场景。玄鸟司春和苍龙登岁象征着新年的开始,而大自然的变化和音乐的表演则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同时,诗人也描绘了庄重的祭祀仪式和宴会中的富丽堂皇,展现了皇帝的权威和荣耀。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和皇帝举行庆祝活动,展现了唐代皇帝的权威和威严。诗人运用象征性的意象,如神秘的玄鸟和神龙,来衬托皇帝的地位。另外,诗人用垂柳和香草来表达大自然的变化,表现了春季的活力和生机。最后,诗人描述了宴会中的瑶台和美妙的音乐,描绘了丰盛的盛宴和隆重的庆祝仪式,展示了帝王的豪华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而质朴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皇室的荣耀和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