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应待信

出自唐代窦叔向的《秋砧送邑大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ēng fū yīng dài xì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断续长门下,清泠逆旅秋。
征夫应待信,寒女不胜愁。
带月飞城上,因风散陌头。
离居偏入听,况复送归舟。
()
断续,征夫,应待,离居,况复,归舟

《秋砧送邑大夫》是唐代窦叔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描述了离别的场景。具体内容是,在长门外,听到了清脆的秋砧声,想起了家乡和离别的心情。在旅途中,征夫即将归来,而寒冷的夜晚让女子忧心忡忡。月光倾泻在城楼上,微风吹散了路上的尘埃。诗人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听着离别的声音,而现在又要送别归舟的友人。

译文:
秋天的夜晚砧声断断续续响起,
清凉的秋风在旅途中吹拂着。
征夫即刻会收到消息归来,
而寒冷的女子心中充满了愁思。
月光洒在城楼上,在微风中飘散着,
尘土在路上消散无踪。
我远离故乡,独自一人倾听离别,
如今又要送别归舟的朋友。

诗词表达了离别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思念和留恋之情。砧声、清泠、逆旅、应待信、寒女和愁等词语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社会中频繁征战、分离的现实情境。

此诗所使用的词汇简练而凝练,构成了诗人的心境。通过对秋天和离别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这个美丽且富有意境的季节中,展示了他细腻而敏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送别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背景,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凉宁静、浪漫诗意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窦叔向

窦叔向 [唐](约公元七六九年前后在世)字遗直,京兆金城人。(旧唐书作扶风平陵人。此从新唐书) 学识:文学家。 家庭出身:官宦之家,同昌司马窦亶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四年前后在世。以工诗称。大历初,登进士第。少与常衮同灯火,及衮为相,引擢左拾遗,内供奉。及坐贬,亦出为溧水令。卒,赠工部尚书。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有《联珠集》行于时。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集七卷,今存诗九首。《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代表作品:《贞懿皇后挽歌》、《夏夜宿表兄话旧》等。...

窦叔向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