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总制钱的意思

zǒngzhìqián

总制钱


拼音zǒng zhì qián
注音

词语解释

宋 代附加税之一种。 宣和 中,军政费支出浩繁,总揽东南地区财赋的发运兼经制使,建议增收卖酒钱、印契钱、头子钱等以充经费。因系经制使建议,故称“经制钱”。后一度废除。 绍兴 五年总制使又仿照上法征收,于是又称“总制钱”。参阅《宋史·食货志一、二》

词语分解

总的解释

(1)(动)总括;汇集:~之|~其成|~起来|~到一起。(2)(形)全部的;全面的:~额|~攻|~评|~数|~长|~帐|~值|~动员|~攻击|~罢工。(3)(形)概括全部的;为首的;领导的:~部|~管|~会|~机|~监|~谱|~社|~署|~长|~则|~工会|~路线|~司令|~书记。(4)(副)一直;一向(表示情况的经常性):~迟到|~不下雨。(5)(副)毕竟;总归:小孩~是小孩|~得向上级汇报

制钱的解释

词语解释明 清 官局监制铸造的铜钱。因形式、分量、成色皆有定制,故名。《明史·食货志五》:“凡纳赎收税,歷代钱、制钱各收其半;无制钱即收旧钱,二以当一。制钱者,国朝钱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所欠一釐,準今制钱一文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九:“ 二诸葛 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