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杖屦往还的意思

zhàngwǎnghuán

杖屦往还


拼音zhàng jù wǎng huán
注音

词语解释

谓老年人交情密切,时相往来。 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此行决往 常州 居住……若遂此事,与公杖屨往还,乐此餘年。”

词语分解

杖屦的解释

词语解释杖屦[ zhàng jù ]⒈  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⒉  对老者、尊者的敬称。⒊  拄杖漫步。引证解释⒈  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引《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郑玄 注:“撰犹持也。”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⒉  对老者、尊者的敬称。引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仇兆鳌 注:“卢 注:衡山 有 祝融峯,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⒊  拄杖漫步。引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国语辞典杖屦[ zhàng jù ]⒈  杖,手杖。屦,以麻、葛织成的鞋子。杖屦皆为出行时的用具。金·段克己〈渔家傲·龙尾沟边飞柳絮〉词:「花底醉眠留杖屦,花上露,随风散漫飘香雾。」也作「杖履」。

往还的解释

词语解释往还[ wǎng huán ]⒈  去和来;往来。英contact; intercourse; dealings;引证解释⒈  往返;来回。引《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晋 郭璞 《江赋》:“介鲸乘涛以出入,鯼鮆顺时而往还。”清 顾炎武 《日知录·军行迟速》:“而帝问往还几日, 懿 对以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花城》1981年第1期:“三姓 巴彦苏苏 之间,媒人几经往还,讨价还价,事情将成定局。”⒉  交游;交往。引《魏书·刘廞传》:“灵太后 临朝,又与太后兄弟往还相好,太后令 廞 以诗赋授弟 元吉。”元 元怀 《拊掌录》:“然性介僻,不与人往还。”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九章:“可是,谁让他们又偏偏相遇,在战争的烟火中,又有那样多的往还?”国语辞典往还[ wǎng huán ]⒈  去与来。引《文选·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红楼梦·第一四回》:「手下各官两旁拥侍,军民人众不得往还。」近往复 往来 来往 ⒉  交往。引唐·王维〈答张五弟〉诗:「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灵太后临朝,又与太后兄弟往还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