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柱后惠文的意思

zhùhòuhuìwén

柱后惠文


拼音zhù hòu huì wén
注音

词语解释

(1).冠名。执法官、御史等所戴。《汉书·张敞传》:“ 秦 时狱法吏冠柱后惠文。”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汉注》法冠也,一号柱后惠文,以纚裹铁柱卷。 秦 制执法服,今御史服之。” 汉 蔡邕 《独断》:“法冠, 楚 冠也,一曰柱后惠文冠。”按,柱后,法冠;惠文,武冠。后合称一种冠。参见柱后 ”。

(2).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汉书·张敞传》:“ 梁国 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耳。”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国为之耸观;柱后惠文,奸回于焉屏跡。”

词语分解

柱后的解释

词语解释柱后[ zhù hòu ]⒈  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⒉  借指执法官、御史等。引证解释⒈  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引《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⒉  借指执法官、御史等。引《文选·左思<魏都赋>》:“詰朝陪幄,纳言有章。亚以柱后执法内侍。”李周翰 注:“柱后,御史官。”

惠文的解释

词语解释惠文[ huì wén ]⒈  即惠文冠。为法冠“柱后惠文”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引证解释⒈  即惠文冠。引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金璫缀惠文,煌煌发令姿。”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鱟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⒉  为法冠“柱后惠文”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参见惠文冠”。引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送穆父》之一:“又触惠文江海去,快帆谁与挽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