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武殿试的意思

diànshì

武殿试


拼音wǔ diàn shì
注音

词语解释

科举时代,皇帝对武科会试录取的武举,在殿廷亲自进行的考试。《续文献通考·选举六》:“ 愍帝 崇禎 四年始举行武殿试。”《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科》:“﹝ 嘉庆 十九年諭﹞本科武殿试,朕於十月十八日御 紫光阁 閲视马步箭。十九日在 景运门 外 御箭亭 閲视弓刀石,回宫后带领引见。二十日升殿传臚。”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武科殿试:“ 孝宗 ( 宋 孝宗 )时,又命武举廷试依文举例,给黄牒榜首武举及第,餘并赐武举出身,是 宋 时原有武科及武殿试之例。盖至 元 时已废,迨 明 成化 始復武举, 崇禎 中又復殿试之例耳。”

词语分解

武的解释

[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4.姓。

殿试的解释

词语解释殿试[ diàn shì ]⒈  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英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引证解释⒈  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皇帝亲临殿廷策试。也称廷试。源于 西汉 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 唐 武则天 天授 二年于 洛阳 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 宋 开宝 八年, 太祖 于 讲武殿 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 太平兴国 八年,将殿试进士分为五甲。 元 无殿试。 明 清 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殿试》。⒉  原指参加殿试的贡士,后泛用于对士人的敬称。引《宣和遗事》前集:“俺姐姐有命,请殿试相见。”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胭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 张殿试。”《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先生你是做《滕王阁诗》的身不满三尺 王勃 殿试么?”国语辞典殿试[ diàn shì ]⒈  古时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自在大殿中主持。引《明史·卷七〇·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⒉  元代对读书人通称。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他本是太学殿试,怎想他拳头上便死,今日个则落得长街上检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