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荜门圭窦的意思

ménguīdòu

荜门圭窦


拼音bì mén guī dòu
注音ㄅ一ˋ ㄇㄣˊ ㄍㄨㄟ ㄉㄡˋ

繁体蓽門圭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荜门圭窦[ bì mén guī dòu ]

⒈  同“筚门圭窦”。

⒉  编竹为门,穿墙作窗。指贫穷人所居之处。

引证解释

⒈  同“篳门圭竇”。编竹为门,穿墙作窗。指贫穷人所居之处。

《魏书·逸士传·李谧》:“绳枢瓮牖之室,蓽门圭竇之堂,尚不然矣。”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韩翊 少负才名……所与游皆当时名士,然而蓽门圭竇,室唯四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不料这蓽门圭竇中,有这等明理女子。”

国语辞典

荜门圭窦[ bì mén guī dòu ]

⒈  比喻贫苦人家或贫苦人家居住的简陋参见「筚门圭窬」条。

《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荜门圭窦,系贫士之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不禁暗暗称奇,不料这荜门圭窦中,有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词语分解

荜门的解释

词语解释荜门[ bì mén ]⒈  用竹荆编织的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引证解释⒈  用竹荆编织的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引《孔丛子·抗志》:“亟临蓽门,其荣多矣。”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鹤巢松树遍,人访蓽门稀。”清 钱谦益 《投老》诗:“投老经年掩蓽门,清斋佛火自晨昏。”国语辞典荜门[ bì mén ]⒈  用荆竹树枝编制的门。比喻贫寒人家。也作「筚门」。

圭窦的解释

词语解释圭窦[ guī dòu ]⒈  形状如圭的墙洞。亦借指微贱之家的门户。⒉  借指寒微之家。引证解释⒈  形状如圭的墙洞。亦借指微贱之家的门户。引《左传·襄公十年》:“篳门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杜预 注:“圭竇,小户,穿壁为户,上鋭下方,状如圭也。”南朝 梁 萧统 《七契》:“蓽门鸟宿,圭竇狐潜。风来室摇,雾下窓霑。”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孤村掩圭竇,深逕没芒屩。”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杜翁》:“俄见诸女入一圭竇,心识为 王氏 卖酒者之家。”⒉  借指寒微之家。引《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呼 鲜卑,侵扰北方” 裴松之 注引《魏书》:“臣等生於荒裔之土,出於圭竇之中。”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诗:“伊余抱沉疾,顦顇守圭竇。”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阻风云,困圭竇,閒将五色胸中线,杂组悬河辩口。”国语辞典圭窦[ guī dòu ]⒈  门旁上尖下方如圭形的墙洞。引《聊斋志异·卷六·杜翁》:「俄见诸女入一圭窦,心识为王氏卖酒者之家。」⒉  形容卑微穷困的人家。《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句下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臣等生于荒裔之土,出于圭窦之中。」引唐·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诗:「伊余抱沉疾,憔悴守圭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