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泾渭自明的意思

jīngwèimíng

泾渭自明


拼音jīng wèi zì míng
注音ㄐ一ㄥ ㄨㄟˋ ㄗˋ ㄇ一ㄥˊ

繁体涇渭自明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泾渭自明[ jīng wèi zì míng ]

⒈  见“泾渭分明”。

引证解释

⒈  见“涇渭分明”。

词语分解

泾渭的解释

词语解释泾渭[ jīng wèi ]⒈  指泾水和渭水。古人谓泾浊渭清(实为泾清渭浊),因常用“泾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引证解释⒈  指 泾水 和 渭水。引《诗·邶风·谷风》“涇 以 渭 浊,湜湜其沚” 毛 传:“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 甘泉、谷口,南带 涇 渭。”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 涇 渭 扬浊清。”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择源於 涇 渭 之流,按轡於邪正之路,亦可以文采矣。”唐 杜甫 《骢马行》:“昼洗须腾 涇 渭 深,夕趋可刷 幽 并 夜。”⒉  古人谓 泾 浊 渭 清(实为 泾 清 渭 浊),因常用“涇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引《晋书·外戚传·王濛》:“夫军国殊用,文武异容,岂可令 涇 渭 混流,亏清穆之风。”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况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而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 涇 渭 一乱,莫之能辨。”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 涇 渭,皮里自具《春秋》。”《新华月报》1980年第9期:“他是非分明,有 泾 渭。”国语辞典泾渭[ jīng wèi ]⒈  泾水和渭水。泾水发源于六盘山,流经黄土区,挟带大量泥砂;渭水发源于秦岭,所经为崖壁陡峻的山谷,河水清澈。后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下不同。引《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泾渭同波,薰犹共器。」

自明的解释

词语解释[self-evidence] 不需证明,不言而喻引证解释(1).自我表白。《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人或毁曰:‘ 不疑 状貌甚美,然独无柰其善盗嫂何也!’ 不疑 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卫皇后》:“ 卫后 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 江充 为姦,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 充 ,发兵,兵败,太子亡走。” 三国 魏 曹操 《述志令》:“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 周公 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宋 王安石 《再辞同修起居注状》之五:“若令言者谓臣要君以伪,臣诚无辞可以自明。”(2).自然明白。 宋 王安石 《不诂自明》诗:“ 仓頡 造书,不詁自明。” 宋 程颐 《代彭思永上英宗论濮王典礼疏》:“则是非之理,昭然自明,不待辨论而后见也。” 毛 *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把敌人根据地变为游击战争的根据地,非战胜敌人无从实现,这是自明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