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案兵束甲的意思

ànbīngshùjiǎ

案兵束甲


拼音àn bīng shù jiǎ
注音ㄢˋ ㄅ一ㄥ ㄕㄨˋ ㄐ一ㄚ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案兵束甲[ àn bīng shù jiǎ ]

⒈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谓停止作战。

引证解释

⒈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谓停止作战。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国语辞典

案兵束甲[ àn bīng shù jiǎ ]

⒈  停止军事行动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英语to rest weapons and loosen armor (idiom)​; to relax from fighting

词语分解

案兵的解释

词语解释案兵[ àn bīng ]⒈  止兵,屯兵不动。⒉  谓部署军队。⒊  放下兵器。参看“案兵束甲”。引证解释⒈  止兵,屯兵不动。引《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史记·周本纪》:“东周 与 西周 战, 韩 救 西周。或为 东周 説 韩王 曰:‘ 西周 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寳。王案兵毋出,可以德 东周,而 西周 之寳必可以尽矣。’”《宋书·臧质传》:“其日 质 案兵不敢救,故三营一时覆没。”⒉  谓部署军队。引《晋书·刘聪载记》:“今 司马鄴 君臣以逼僭,雄劣不同,必致死距我,将军宜整阵案兵以击之,弗可轻也。”⒊  放下兵器。参见案兵束甲”。国语辞典案兵[ àn bīng ]⒈  止兵不动。也作「按兵」。引《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束甲的解释

词语解释束甲[ shù jiǎ ]⒈  卷起甲衣。表示轻装疾进。收起甲衣。表示归顺。引证解释⒈  卷起甲衣。表示轻装疾进。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赵 战於 长平,赵 不胜,亡一都尉。引赵 王 召 楼昌 与 虞卿 曰:‘军战不胜,尉復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二》:“於是三将同谋,衔枚束甲,寻涧谷而行,直抵 幽州。”《三国演义》第六二回:“魏延 暗喜,分付众军士……马摘铃,人衔枚,卷旗束甲,暗地去刼寨。”⒉  收起甲衣。表示归顺。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能以 吴 越 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絶。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梁书·武帝纪上》:“﹝ 陈伯之 ﹞乃收兵退保 湖口,留其子 虎牙 守 盆城。及 高祖 至,乃束甲请罪。”国语辞典束甲[ shù jiǎ ]⒈  卷起甲衣不用。引《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