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傲睨得志的意思

àozhì

傲睨得志


拼音ào nì dé zhì
注音ㄠˋ ㄋ一ˋ ㄉㄜˊ ㄓ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⒈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词语分解

傲睨的解释

词语解释傲睨[ ào nì ]⒈  傲慢斜视;骄傲。引证解释⒈  傲慢斜视;骄傲。引唐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诗:“傲睨公卿二十年,东来西去只悠然。”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餘杭 生时一遇之,虽不甚倾谈,而傲睨之气顿减。”《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这 戎昱 ……自恃有才,有性极是傲睨,看人不在眼里。”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屹然出中央而无校讎,则其益自尊大,寳自有而傲睨万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於理极者矣。”国语辞典傲睨[ ào nì ]⒈  倨慢斜视,含有轻视之意。引唐·罗隐〈送宣武徐巡官〉诗:「傲睨公卿二十年,东来西去只悠然。」近渺视 英语to look down upon

得志的解释

词语解释得志[ dé zhì ]⒈  实现志愿。例少年得志。英enjoy success; achieve one's ambition;⒉  某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例说书虽小技,然必句(gōu)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英have a succesfful career;引证解释⒈  谓实现其志愿。引《易·贲》:“‘白賁无咎’,上得志也。”《史记·伍子胥列传》:“闔庐 既立,得志,乃召 伍员 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宋 苏轼 《管仲论》:“故三代之兴,治其兵农军赋,皆数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但妾两人鬱鬱不得志,恆与笔墨为缘。”⒉  指名利欲望得到满足。多含贬义。引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得志诸公,目不覩坟典,不过少年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浩然 《艳阳天》第一〇三章:“他带着一脸小人得志的奸笑,拍着 马子怀 的肩头说:‘爷们,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说的?’”⒊  谓揣度而得其意旨。引《史记·李斯列传》:“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 胡亥,高 能得志焉。”国语辞典得志[ dé zhì ]⒈  达到自己的志愿。引《易经·贲卦·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惟达者为能通之。」近得意潦倒 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