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暮霞照水。唐代。赵昂。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晓来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
参考资料:
1、萧枫选.《唐诗宋词全集》:西安出版社,2000年:第261页
该词应作于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后至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高宗卒之前,是宋高宗与宋孝宗宴饮时,赵昂应高宗之命而作的一首应制词,命以咏“拒霜”。高宗看后很高兴,不仅赏赵昂许多银绢,且让孝宗给赵昂升了官。
参考资料:
1、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 两宋卷 第4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第2833页
2、刘文忠,张燕瑾选释.宋词精品选释:研究出版社,2005.10:第305页
陈藏一《话腴》:“赵昂总管始肄业临安府学,因踬无聊赖,遂脱儒冠从禁弁,升御前应对。一日,侍阜陵跸之德寿宫。高庙宴席间问今应制之臣,张抡之后为谁。阜陵以昂对。高庙俯睐久之,知其尝为诸生,命赋拒霜词。昂奏所用腔,令缀《婆罗门引》。又奏所用意,诏自述其梗概。即赋就进呈云:……”进呈的就是以上这首词。“阜陵”即宋孝宗赵构,阜陵名“永阜陵”,所以南宋人以“阜陵”称孝宗;高庙即宋高宗赵构,构庙号“高宗”,后人因以“高庙”称之。赵构退位后居住在“德寿宫”,因而宋人或以“德寿”代称宋高宗。赵昂的这首词,是应宋高宗之命而作的,是一首“应制词”;以咏“拒霜”(即“木芙蓉”,或称“地芙蓉”、“木莲”等)为内容,因而它又是一首咏物词。《话腴》又载:高宗看了这首词,十分欣赏,不但赏赐给赵昂不少银绢,还叫孝宗给升了官。
按照过去的惯例,“应制”的作品,往往是为统治者树碑立传的,存有较明显的阿谀奉承的痕迹的。这首词却不然。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还对它情有独钟呢?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芙蓉花盛开时的景况,虽显得有些质实,但词人笔锋一转,逗出几分空灵。下片写与美人的对比中,进一步描绘出芙蓉花的形象和神韵。该词章法严密,笔意雅秀,构思精巧。
这首词的咏物技巧比较高。它处处紧扣住拒霜的特点,多方面着笔,务求尽善尽美。从拒霜的生长习性上看,它多丛生在水边潮湿之地,所以词的起句便说:“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用“木芙蓉”应“拒霜”,点题;用“水边”交代其生长习性;用“无数”交代其丛生的特点;用“暮霞照水”作背景烘托,而且这个背景天光水色,色采斑斓,美不胜收。拒霜在秋冬间开花,所以词中先用“楚天空迥,人立西风”透露出一派秋意,然后在下片中紧接着用“秋色”再次点明秋的季节。着墨更多的是写拒霜花。词的上片,写了三段时间中的拒霜花形象:“暮霞”两句,是暗写晚霞映衬下的拒霜花。“暮霞”在这里既是写霞,其中也包括着花,只是花的形象没有明写,而是让读者从“暮霞”的色彩中去联想。当然,“暮霞”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写花,“暮霞”只是个比喻,而以“木芙蓉”揭示这个比喻的实体。这里取前者。“晓来”一句是写早晨带露的拒霜花,用“轻红”略点花的实质形象。拒霜花有粉红、白、黄等颜色品种,作者这里只取粉红一种。粉红而经“露湿”,更加娇嫩,故曰“轻红”。
“十里”两句,是用浓笔重彩正面写日转中天时拒霜花的形象。“十里”极言其多,承“无数”而来:“锦丝步障”,写艳阳之下,繁花漂亮无比、簇如屏幕(“步障”即屏幕)。这使读者想起了王恺与石崇争斗豪华的场面:王恺“作紫丝布步障碧绫四十里”,石崇则“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世说新语·汰侈》)。这里则是拒霜花组成的“步障”,而且随着太阳的转移,花影也随之变化,作者用花影的“重重”,再次写花之多。看来,作者善于选择描绘的角度。
这三层写花,笔墨由简入繁,由侧面烘托而至正面描绘,然后再加以侧面烘托。但用笔都比较朴实,而且越来越实。作者为了挽救这个危险的趋势(质实为词家一忌),把笔锋一转,写出了“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两句,亦花亦人,笔调一变而为沉着潇洒而又不乏空灵之气,遂使全词风格大变,从而逼近了上乘作品的行列。词的下片,继续写拒霜花,但笔法与上片的正面下笔完全不同。下片乍看好像写美人,实际上是通过写美人而达到进一步写花的目的,把花写得完美无缺。过片承“西风”句立意,写秋色浓于愁,貌似借秋兴叹,实际上是引出再次写花。白居易诗云:“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木芙蓉花下招客饮》)所以写秋愁正是为了引出这个“伴愁物”来。
这个“愁”字来得贴切巧妙,也很重要,其意一直贯串到“教妾若为容”。“寂寞”以下四句,皆写“粉黛”(即美人)之愁。“寂寞”、“妆慵”以至“惆怅”,皆是其“愁”的情态表现:“施朱太赤”、“教妾若为容”,则是“愁”的原因所在。美人总是要与花争艳的。这里,美女们看了拒霜花,自己感到不好打扮了,不施“朱”(红色)固然不可,而施朱则“太赤”,不管怎样,总是打扮不出拒霜花的那种粉红来。“教妾若为容”,是屡经打扮而总不能与花比美的愁叹,所以只有“妆慵”与“惆怅”了。这几句虽从杜荀鹤《春宫怨》诗化出,甚至还借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施朱则太赤”的成句,但写得却自有新意。
古典诗词中总喜欢以花写美人,如“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韦庄《菩萨蛮》)、“一枝娇卧醉芙蓉”(阎选《虞美人》)等等;美女在花面前,总想比并一番,而且总有一种稳操胜券的骄傲,如无名氏《菩萨蛮》:“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黄简《玉楼春》:“妆成挼镜问春风,比似庭花谁解语?”这里则以美人写花,并比之下,美人却甘拜下风,临镜不知所措。拒霜花之美,由此可以想见了。这是个很成功的比拟。词的结句“花易老、烟水无穷”陡转一笔,一反愁怨可掬的娇态,别开新意,花光尽而烟水来,以烟水之无穷弥补花的易老,把人引入一个高渺阔大的境界。这种结句,大有云水迭生、柳暗花明、余味无尽的优点,正是深得词家三昧之处。宋高宗也是擅长写词的人。这首词既然有如此多的好处,他看了当然高兴。
从咏物词的发展史上看,这首词也是值得称道的。两宋都有咏物词,但却有不同。就总的倾向说,北宋少而南宋多,宋末尤多;北宋咏物词往往有浓重而明显的抒情成分,南宋则渐趋冷静以至隐晦,这当然与其时代气质有关系,也与咏物词自身的发展过程密不可分。
这首词的作者赵昂,处在南宋初期,这首词也处于咏物词由北而南的过渡时期中,就咏物与抒情的比重上看,其咏物成分显然增多,而北宋的借物抒情的特色则明显减少。应该说,它预示了南宋咏物词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在鉴赏这首词的时候,也是应当注意的。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俞平伯,施蛰存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01:第1898页
冯翊合阳人。肃宗上元元年自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充翰林学士,迁太常博士、祠部、驾部员外郎,均充内职。后官至司封郎中。...
赵昂。冯翊合阳人。肃宗上元元年自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充翰林学士,迁太常博士、祠部、驾部员外郎,均充内职。后官至司封郎中。
题东坡画古柏怪石图三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人生散材如散木,槁死深山病益奇。放出参天二千尺,安用荒藤缠绕为。
驼山秋晚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诗翁老去无人数,晚岁移家在河浒。败絮蒙头那复霜,破屋穿天只愁雨。大儿窗下抄奇书,小儿灯前诵论语。明日羞囊馀几何,客至无钱具鸡黍。
寄谢宗伯何公四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十载瞻台座,三春佐秩宗。文章空左马,礼乐擅夔龙。邺下才偏盛,河南誉日崇。殷勤大玄草,犹记昔相从。
和仲弥性烟霏佳句兼简贰车 其二。宋代。张孝祥。引手星辰逼太微,荡胸云物散空霏。莫山好处青成案,秋月明时雪打围。竹洗佳人千点泪,荷翻仙子六铢衣。西岩定有渔翁宿,障雨拦风不肯归。
送石昌言知宿州。宋代。蔡襄。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飞流金粟走舟车,镇压奸雄宿兵仗。昌言才思老台阁,声名远出风骚将。倦直承明得守符,诏书遣临士民上。万家裁制须得宜,譬若楩楠迎大匠。京师从游日月久,送君酒酣益惆怅。人生岂效鸡鹜群,意在糠粱取甘养。边隅多故方急材,往往稠人拔公相。吾侪有策空自奇,皎皎丹衰亦谁亮。欲随戎马仅胜衣,强作文章还覆酱。大都用置系於时,丈夫未死固难量。觥巡卷到君勿辞,行看岸下船头放。我今联束若愁鹰,注目青云思远飏。一麾当复泛隋渠,愿君加数为公釀。
题李俨《黄菊赋。金朝。耶律洪基。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清代。佚名。煌煌后稷,实配于天。司樯作稼,民以有年。匪神之私,几以楞告。酌彼泰奠,于德之报。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唐代。裴迪。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谩兴三首 其三。明代。刘璟。荡荡白日光,照我窗前竹。竹枝自潇洒,竹叶自鲜绿。霜浓色不悴,生意如可掬。植物有若斯,况乃昆山玉。人生天地间,谅非形所局。苟能遂直道,至乐恒自足。
野。唐代。李峤。凤出秦郊迥,鹑飞楚塞空。苍梧云影去,涿鹿雾光通。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止室。宋代。楼钥。流行坎止事无多,举世营营自网罗。珍重主人真止矣,直如古井更无波。
栖妻洞。宋代。刘克庄。往闻耆老言,兹洞深无际。暗中或识路,尘外别有世。几思绝人事,赍粮穷所诣。棋终出易迷,炬绝入难继。孤亭渺云端,于焉小休憩。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尽捐滓秽念,遂有飞举势。山灵娼清游,雨意来极锐。蒙蒙湿莎草,浥浥凉松桂。暝色不可留,怅望崖扉闭。
秋思。宋代。陆游。今日鹊噪檐,邢赵别我西。老怀易感慨,近别亦惨凄。自我卧孤村,海内无轮蹄。垂虹秋愈佳,不得同装齎。